來源: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:2025-03-04 13:56
中國能源新聞網訊(董萬和)“善治病者,必醫(yī)其受病之處;善救弊者,必塞其起弊之源”。關于抓早抓小、治病救人,“藥王”孫思邈的《千金要方》有云:“消未起之患、治未病之疾,醫(yī)之于無事之前”。在疾患未起時就消除它,在疾患未成重癥時就治愈它,在疾患到來之前就加以預防。用“身邊事”教育“身邊人”,深入剖析根本原因,堅決嚴明紀律要求,引導干部員工自覺筑牢防線、守住底線、不越紅線。加強廉潔自律基礎,筑牢思想防線。
關鍵崗位、重點人員要始終把紀律規(guī)矩挺在前面,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使命,絕不陽奉陰違,絕不做“雙面人”。在平時給黨員干部勤打預防針、常敲警示鐘,時不時扯扯袖、咬咬耳、紅紅臉,使問題“未有形而除之”;一旦發(fā)現(xiàn)不良傾向,當及時“用藥”干預,將病癥消滅在萌芽狀態(tài)。在微利和權色面前,是否做到了“眼里識得破、肚里忍得過”;在受到歪風邪氣侵擾時,是否守住了初心,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有沒有發(fā)生偏差,緊盯工作中容易出現(xiàn)的“吃拿卡要”等小微腐敗,克服僥幸心理。當“身感微恙”、心煩氣躁時,查找病灶、對癥下藥。強化自律意識,筑牢拒腐防線,處理好“權力關”,處理好“人情關”,處理好身邊人的關系,把好“責任關”,筑牢責任意識,提高自身拒腐防變的“免疫力”。
只有層層壓實責任,自覺接受監(jiān)督。始終把責任放在心上,扛在肩上,抓在手上,強化不敢腐的震懾,扎緊不能腐的籠子,構筑不想腐的堤壩,深化運用“四種形態(tài)”,懲防并重,才能使企業(yè)和諧發(fā)展、員工積極向上清正廉潔的綜合效應日益凸顯。
責任編輯:于學華